昨天特地趁送阿威搭火車參加營隊的理由,請假去上了第一次的課,前兩個小時都在重新縫我自以為已經縫得很好的證件套……,不上課也搞不清楚,人家Youtube大師做皮件的影片,和自己上次買到的皮件質料是不一樣的,所以並不是加點水潤濕後摩擦就會變亮….,我這種(到底是哪種呢?)牛皮也不需要裁邊,老師有講皮革的種類,但我覺得這種知識呢~講了也聽不懂,所以就沒仔細在聽,有空去圖書館借書還比較實際,老師教了我一些縫線的技巧,然後拆了其中一個證件套讓我重縫,這次在縫之前有先上膠黏,老師看我縫得差不多,就開始教我做我的手提袋,老師畫了四張紙模,紀錄如下,如果這個做得好,可以做給家人朋友用~這裡的尺寸不是等比喔~是我自己亂畫的,虛線是縫邊,留一公分。
紙模的順序分別是袋子中間x2、底部、側邊x2、上面x2,另外內袋與底部大小相同x2




先分別用紙模壓在皮件上,利用圓錐透過紙模做標記,然後再裁下來。然後因為要先將內袋縫到牛皮上然後再組合,所以第一課牛皮就裁到這裡。
內袋的材質可以用防水布也可以用豬皮,因為「我覺得」防水布不適合用手工縫(事實上如何我也不是很知道,哈哈),所以決定用內袋用豬皮,先用底部的紙模再裁了兩個一樣大小的豬皮(話說,這裡我覺得應該是要高出底部的長度至少5公分,一樣大小的話拉鍊應該會太低?),選比較硬質的一張(豬皮靠近肚子地方比較軟薄),再找比較硬質的一邊開一個拉鍊的口,其實我對更改拉鍊長度這件事挺好奇的,但不巧,老師拿出來的拉鍊就正好是我要的長度……,所以就原封不動的全用上了。

關於開口,老師教的這個方法我覺得值得記下來。在豬皮背面量出這樣的一個開口,不要切斷,而是沿著長方形內的線條切開,切開後向內折起用膠水黏起來,因為豬皮比較軟,相較牛皮難縫,這樣可以加強拉鍊邊緣的硬度,比較好縫,開口完成後,將拉鍊和開口上膠,黏好後再利用菱斬打洞。

來張照片證明我縫好了,嘿嘿嘿,另外一邊要放一個小袋子,老師用豬皮邊角切了可以放下一張信用卡大小兩倍的尺寸,用膠水對貼後切出適合放一張卡片大小的形狀,然後放在豬皮相對位置上直接打洞,這裡是老師幫我用的,我覺得這個技巧應該挺高,因為你打洞的時候,上面的袋子是可以移動,很容易打歪掉,不過有老師幫忙,我就不想多犯錯了。
這次回家功課是把內袋的拉鍊和小袋子縫好,然後還要另外買織帶(做手提袋的提把),第一次在蝦皮上面買東西,呵呵~
自己才看得懂的小技巧:
- 轉角不要重複打菱斬,這樣洞會變成一個X,所以先用菱斬輕壓出形狀後再打洞。
- 縫出直線和交叉線,基本上就是線有交叉就會出現交叉線,但很好玩的是,如果只有單邊交叉,會一邊是交叉線,一邊是直線哩!然後,手勢很重要,找出一個適合自己的指法吧!
- 拉鍊的開口,看拉鍊的大小,3號拉鍊開1公分的洞,5號拉鍊開1.2-1.5公分的洞,長度就看你要的拉鍊大小。
這次花費紀錄:
三堂課程費2500元
豬皮+拉鍊920元
苧麻線(深咖啡色)150元
小圓錐20元
織帶3.8公分3碼135元+運費60元
延伸閱讀:
皮革手作大師之路 I
皮革手作大師之路 II
皮革手作大師之路 III
皮革手作大師之路 IV
皮革手作大師之路 V