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因為這本書兩個禮拜之內就必須要還,所以把讀書順序調整了一下,這本書讀完沒有讓我感覺是驕傲的龍應台寫的,很不錯!真實的說出媽媽對孩子的牽掛,以及孩子對媽媽無法接受自己長大的無奈。
裡面有一段形容母子之間的相處,寫的非常的好,因為我很積極的把書還了,所以忘的差不多了,但記得跟我的處世哲學很像,我知道孩子長大後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,有自己思考對事物判斷的能力,我會努力不讓自己的擔心顯露出來,我也會努力不去介入孩子的決定,但是,希望能夠讓我完整的認識他們,進入他們的世界。我相信我的孩子長大之後,並不會和我有太大的隔閡,因為我絕對不會在他們未成年時離開他們,我會小心翼翼的把我認為的正確的人生觀,偷偷的灌輸給他們,希望他們都能成長變成一個正直而樂觀的人。
這本書另外還有一個部分我想要分享的,就是有一段安德烈初到香港,看到的香港人為了生活、功利不斷在奔跑,從不為了娛樂而娛樂,他認為這樣的香港沒有文化,他寫的很真切,這一段文字引起了很多香港人的辯解、認同或否定。但是這讓我也同樣想起,曾經有人也用外人的角度,批評過台灣,認為台灣只是一個街道髒亂、政治混亂以及過度內化的島嶼,我想辯解,但想想以外人的角度這樣講也沒錯,不過所謂文化難道只是初來乍到的外人可以體會的嗎?在國與國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的未來,我們似乎也沒有必要去辯解,無所謂,如果你沒辦法認同的話,那就以你的狹隘的眼光過你的生活,我沒有必要說服你,而你也不要想用你的角度來批評我。
每一代人要面對的環境都不相同,我不喜歡別人總是緬懷過去,認為一代不如一代。我們上一代的人生活在戰亂,認為我們這一代太安逸;而我們這一代年輕的時候必須要養活一大家子人,當你老了,下一代不一定會養活你;我們的下一代,在他們有生之年,可能會看到世界末日…..。每一個人都有他自己要面對的考驗,不必去羨慕別人,但也千萬不要以為自己有批評別人的資格。